冬去春来,乍暖还寒,气候的变化不定。立春后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气温有所回升,但是温度的变化会很大。
同时春季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,老年人的调节中枢和机体功能仍处于怠缓状态,尤其是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,就更加要做好防护工作,来保护自己的身体。
那么,春天老年人高发的疾病究竟有哪些?在春季老年人应该提前做好哪些注意事项呢?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年病科主任刘飞一起学习一下。
01
心脑血管疾病
02
心梗
春天早晚气温偏低,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、保护能力降低,更容易受到寒凉刺激,诱发心梗发作。患者可能出现胸痛、胸闷不适、心慌气促、乏力嗜睡等症状。
03
消化道疾病
04
骨关节病
由冬季转入春天,乍暖还寒,气温变化大,肌肉和皮下组织血液流动较差,过早地穿着单薄的衣服,老年人体内产热能力较慢,持续受凉和被动接受温度反差,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,从而引发关节疼痛。
05
过敏性疾病
春暖花开,踏青赏景,如果您是过敏性体质的老人,那么一定要稳住,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,尤其是要防范因花粉过敏引起的过敏性疾病。
06
呼吸系统疾病
春天气候说变就变,尤其是北方风大、沙尘多、空气干燥,加上花粉等粉尘混合,特别容易引起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,再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差,很容易反复、感染发生病变,易患上肺炎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。
07
精神疾病
春季是躁狂症、精神分裂症、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,因为精神疾病患者对气温、气压和空气湿度等气象变化高度敏感。而抵抗力本就孱弱的老人更容易诱发精神疾病,所以春季对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一定要严格监督,谨遵医嘱切莫停药。
中煤矿建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刘飞温馨提醒:
专家介绍
刘飞
副主任医师
中煤矿建总医院-老年病科主任
安徽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委员会会员
宿州市医学会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委
宿州市医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