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年龄的增大,骨骼变“松”、关节变“硬”、肌肉变“少”、心脑血管变“脆”,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,都可能成为老年人的安全隐患。例如:猛地起床、排便用力、站着穿裤子等等……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,对老年人来说却暗藏风险。
这些动作可能给老年人造成怎样的危害呢?诸如此类的危险动作还有哪些?怎样能够降低风险?中煤矿建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刘飞就为大家总结了6个老年人的危险动作,如果您家中有老人,请一定要告诉他们。
一、起床太猛
长时间平卧后突然直立,血流方向猛然改变,导致大脑缺血缺氧,很容易发生让人“眼前一黑”的「体位性低血压」。
严重者可引起跌倒、昏厥,甚至导致脑缺血,形成脑梗死,如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,还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,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,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。
正确做法
二、用力排便
正确做法
三、快速转头
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,快速的猛转头容易出现头晕的症状,严重时甚至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。
有颈椎病、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老年人也要注意不要快速转头,避免导致平衡失调而跌倒。
正确做法
建议转头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放慢速度,以免引起身体不适。
四、站着穿裤子
正确做法
五、提拿重物
老年人的腰椎和肌肉都比较脆弱,弯腰提拿重物时,腰背筋膜、肌肉、韧带可能因为负担过重而受伤,而抬起重物时,瞬间力量往往更大,腰椎承受不了就会造成腰部损伤。
正确做法
保持背部直立,用腿的力量将重物抬起并将重物尽量靠近身体。
尽量双手提相近重量的物品,或者提重物时双手并用,保证身体平衡和腰椎受力均匀。
六、摔倒后马上起来
正确做法
专家介绍
刘飞
副主任医师
中煤矿建总医院-老年病科主任
安徽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委员会会员
宿州市医学会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委
宿州市医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