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气正值春气升发旺盛之时,养生需遵循“与自然同气相求”原则,通过饮食、起居、情志等方面调整,实现天人相应。
一、饮食调养:清补为主,兼顾柔肝祛湿
多食时令清补食材:绿色蔬菜可疏肝清热,如荠菜、芦笋、香椿等;白色食物润肺养阴,如山药、银耳、百合等。
忌食发物燥品:避免易引发过敏或肝火的食物,如海鲜、羊肉、竹笋等,并减少刺激性调料的摄入。
祛湿健脾食疗:饮用三豆饮(赤小豆+绿豆+黑豆)或茯苓薏米粥,搭配生姜、陈皮等辛温食材助阳气升发。
二、起居运动:顺应阳升,动静结合
晨起适度活动:日出后开展散步、太极拳等和缓运动,促进气血流通,忌剧烈运动耗损阳气。
防湿保暖:清明多雨,外出备薄外套防风邪,居家保持空气流通,避免潮湿环境滞留。
夜卧早起:23点前入睡以养肝血,晨间可适当早起到户外接受日光浴,补充阳气。
三、情志管理:疏泄有度,调和肝气
避免情绪过激:注意调节悲伤情绪,通过踏青、放风筝等活动转移郁结之气。
清明养生核心在于借自然升发之力调畅气机,既要避免过度温补助火,也要防止湿寒内滞,通过饮食清补、适度运动、情志疏导达成阴阳平衡。
编辑|刘莉
初审|颜欢喜
终审|储慧明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