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高热惊厥?
定义:儿童在发热(体温≥38°C)时出现的突发性全身抽搐,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。
1. 特点:
通常持续1-3分钟,可自行停止。
大多数为单纯性热性惊厥(全身抽搐、持续时间短、24小时内仅发作1次)。
复杂性热性惊厥(局灶性抽搐、持续时间>15分钟、24小时内反复发作)需进一步检查。
2. 常见诱因
- 病毒感染(如幼儿急疹、流感、感冒)。
- 疫苗接种后发热(如麻腮风疫苗)。
- 家族遗传倾向(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热性惊厥史)。
二、应急处理步骤
1. 发作时:保持冷静,确保安全
- ✅ 立即将孩子平放,在安全、柔软的地方(如床上、地板),避免跌落或撞伤。
- 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误吸。
- ✅ 松开衣物,保持呼吸通畅。
- ❌ 不要塞东西进嘴(如手指、勺子),以免阻塞气道或损伤牙齿。
- ❌不要按压或摇晃孩子,避免骨折或加重抽搐。
2. 记录发作情况
- 观察并记录:
- 抽搐持续时间(通常1-3分钟)。
- 抽搐表现(全身抽动还是局部抽动、是否有意识丧失)。
- 发热情况(体温、是否伴随其他症状)。
3. 退热处理(抽搐停止后)
- 物理降温:
- 用温水(非冰水或酒精)擦拭颈部、腋下、腹股沟。
- 避免捂热,减少衣物。
三、预防与随访
1. 发热时的护理
- 监测体温,及时退热(但无法完全预防惊厥)。
- 多喝水,避免脱水。
2. 定期随访
- 复杂性热性惊厥需神经科评估,排除癫痫等疾病。
家长需牢记,保持冷静,正确处理是关键!发作后及时就医,明确发热原因(如感染)。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应急处理,家长可以更从容应对孩子的高热惊厥。
供稿|儿科
编辑|刘莉
初审|颜欢喜
终审|储慧明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