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反复咳嗽超过 4 周,不少家长第一反应是 “是不是得了哮喘”。事实上,慢性咳嗽病因复杂,反复咳嗽变异性哮喘(CVA)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(UACS) 虽都表现为长期咳嗽,但从发病机制到治疗方案都存在显著差异,正确区分才能避免误诊误治。
从病理根源来看,CVA 本质是哮喘的特殊类型,核心在于气道慢性炎症。当孩子接触尘螨、花粉等过敏原,或受到冷空气、运动刺激时,支气管黏膜下的免疫细胞会 “拉响警报”,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,导致气道变得异常敏感,如同 “一触即发的开关”,轻微刺激就引发持续咳嗽。而 UACS 的病根则在上呼吸道,鼻炎、鼻窦炎产生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,反而倒流至咽喉、气管,像 “小刷子” 一样反复刺激气道,进而引发咳嗽。这种 “鼻后滴漏” 现象,正是 UACS 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特征。
症状表现是区分二者的关键“线索”。CVA 以刺激性干咳为主,咳嗽往往在夜间或凌晨发作,或是运动、大笑后加重,部分孩子还会出现胸闷、气短,但痰液较少,也很少伴随流涕、鼻塞。UACS 的咳嗽则更像 “有痰咳不出”,晨起或体位变化(如从平躺转为坐立)时尤为明显,孩子常不自觉地清嗓子,甚至出现 “呼噜呼噜” 的痰鸣音,同时伴有鼻痒、打喷嚏、流清涕或脓涕等典型鼻部症状。
诊断时,医生会通过多维度评估明确病因。针对 CVA,常借助肺功能检查测定气道反应性,UACS 的诊断则需重点关注上呼吸道,通过鼻内镜检查鼻腔黏膜状态,或进行鼻窦 CT排查鼻窦炎,有时还会要求家长记录孩子的咳嗽日记,分析发作规律。
无论是 CVA 还是 UACS,误诊都可能延误病情。例如,将 UACS 当作 CVA ,滥用激素不仅无法止咳,还可能增加副作用风险。因此,若孩子出现慢性咳嗽,家长切勿盲目使用止咳药,应及时就医,配合医生完成检查。只有精准识别病因,才能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,帮助孩子告别 “咳咳咳” 的困扰。
编辑|官洁洁
初审|颜欢喜
终审|储慧明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