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渐浓,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发季。其中,支原体肺炎以其隐蔽性强、传染性高的特点,成为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的常见威胁。科学认识、及早预防,是守护家人健康的关键。
一、高发原因:秋凉环境与病原活跃双重作用
1.病原特性 :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小病原体,主要通过飞沫(咳嗽、打喷嚏)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传播。
2.季节助推 :
·秋季气温降低、空气干燥,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;
·室内活动增多,人群聚集(学校、家庭)增加交叉感染风险;
·昼夜温差大,易受凉导致抵抗力下降。
二、识别症状:警惕区别于普通感冒的“三板斧”
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,但病程较长,需特别关注以下发展信号:
1.顽固干咳 :突出表现为阵发性、刺激性干咳 ,早期少痰或无痰,后期可转为带白色黏痰的咳喘,夜间及晨起较重。
2.中高度发热 :常见38.5°C以上反复或持续发热 。
3.全身不适 :明显乏力、头痛、咽痛、肌肉酸痛,婴幼儿可表现为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、哭闹不安。
重要提示:若咳嗽超1周无缓解,或持续高热3天以上,请务必就医检查 。婴幼儿、体弱者症状可能不典型,需更密切观察。
三、主动预防:构筑家庭防护线
1.勤洗手:外出归家、餐前便后严格用肥皂/洗手液流水洗手20秒。
2.咳嗽礼仪: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/肘部遮挡,纸巾立刻丢弃。
3.科学戴口罩:在人员密集、封闭公共场所(如公共交通、医院)规范佩戴。
4.通风换气:每日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30分钟以上。
5.清洁消毒:门把手、桌面等高频接触物表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。
6.湿度调节: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40%~60%,保护呼吸道黏膜。
7.提升自身抵抗力 :保证优质蛋白(蛋奶鱼)、维生素(蔬果)摄入,规律睡眠,避免熬夜,适度运动提升耐寒力。
健康小贴士:家中若有人出现发热、剧烈咳嗽,应尽量单间居住、分餐饮食,家人接触时佩戴口罩,减少交叉感染风险。主动预防永远优于被动治疗,筑牢每一道防护网,让秋日的健康与安宁常伴全家。
供稿|感染内科
编辑|刘莉
初审|颜欢喜
终审|储慧明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