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癌常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因其早期症状隐蔽。它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。理解其成因、识别预警信号、掌握科学预防之道,是守护呼吸健康的关键。
肺癌发生:并非偶然的“遭遇”
肺癌的形成,源于肺部细胞在长期、反复的有害刺激下,逐渐发生基因层面的异常变化(基因突变),最终失去正常调控而异常增殖。主要诱因包括:
1.烟草暴露:吸烟是肺癌的头号元凶。烟草烟雾含有数千种化学物质,其中近百种被权威报告明确列为致癌物。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长期吸入二手烟、三手烟,都会显著增加肺癌风险。吸烟量越大、时间越长,风险越高。
2.环境污染物:长期暴露于严重污染的空气(如PM2.5)、工作场所的石棉、砷、铬、镍、氡气、柴油废气等有害物质,均被证实显著增加患病概率。
3.肺部慢性病史:如肺结核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肺纤维化等慢性炎症或组织损伤,可能促使肺组织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增生。
4.家族聚集性:直系亲属中有肺癌病史者,自身患病风险可能高于普通人群,提示遗传易感性或共同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。
识别信号:身体发出的警示灯
肺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或易被忽视。随着病情发展,可能出现:
持续难愈的咳嗽:长期咳嗽(超过2-3周),或原有咳嗽性质改变(如加重、频率增加)。
痰中带血(咯血):咳嗽时痰中出现血丝或少量血液,需高度警惕。
呼吸改变:活动后或日常感到呼吸急促、气不够用。
胸部不适:胸痛(可能为持续性或深呼吸、咳嗽时加重)、胸闷感。
声音嘶哑:不明原因、持续不缓解的声音改变。
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:如支气管炎、肺炎等频繁发生。
体重下降与疲劳:无明显原因的体重减轻、持续感到疲惫乏力。
其他: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骨痛、头痛等转移相关症状。
科学预防:构筑肺部“防护墙”
预防肺癌的核心在于最大程度减少有害暴露并促进肺部健康:
1.坚决远离烟草:戒烟无论何时开始,肺部健康都能获益。同时避免二手烟、三手烟环境。
2.重视职业防护:若工作环境涉及粉尘、化学物质、放射性气体(如氡气),务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正确佩戴专业防护装备,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。
3.关注空气质量: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户外剧烈活动,家中可考虑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并注意通风。
4.健康生活方式:均衡饮食,保证丰富蔬果摄入;坚持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,增强整体体质和肺功能。
5.管理慢性肺病:积极治疗并控制已有的慢性肺部疾病,定期复诊。
6.高危人群定期关注: 对于长期大量吸烟者、有职业暴露史、肺癌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,建议与医生沟通,了解科学的健康管理建议。
肺癌的发生是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。了解风险,警惕信号,重在预防。每一次对烟雾的拒绝,每一口洁净空气的呼吸,都是对生命无声却有力的守护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抵御疾病最坚固的屏障。若出现持续呼吸道异常症状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,为健康争取宝贵时间。呵护呼吸,就是珍视生命的每一次吐纳。
供稿|呼吸内科
编辑|刘莉
初审|颜欢喜/木熙瑶
终审|储慧明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