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了不用慌,正确居家护理帮你快速康复

2025-08-27

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。虽然感冒具有自限性,但科学的居家护理能显著缓解不适症状,避免病情加重。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,才能让身体在舒适中更快恢复。

充足休息是康复基础。感冒后身体免疫系统处于“战斗状态”,此时过度劳累会降低抵抗力,延长病程。建议减少工作和学习时间,每天保证 8-10 小时睡眠,最好能进行 1-2 次午休。休息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每天开窗通风 2-3 次,每次 30 分钟,既能降低室内病毒浓度,又能保持空气清新。注意避免直接吹风,尤其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身体,更换干爽衣物。

合理饮食助力恢复。感冒时消化功能会减弱,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小米粥、蔬菜汤、蒸蛋羹等,避免油腻、辛辣及生冷食物。保证充足饮水至关重要,每天喝 1500-2000 毫升温水,能促进新陈代谢,帮助稀释痰液和缓解咽喉干燥。可适当饮用蜂蜜柠檬水(1岁以下婴儿禁用蜂蜜)或淡盐水,缓解咽痛不适。若伴有发热,可增加绿豆汤、冬瓜汤等清热利尿的饮品。

对症护理缓解不适。发热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,用温水擦拭额头、颈部、腋窝等大血管丰富部位,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滴鼻,每侧鼻孔滴 1-2 滴,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轻吸出,也可通过热毛巾敷鼻改善通气。咳嗽有痰时多拍背,空心掌由下往上轻拍背部,帮助痰液排出,避免盲目使用镇咳药影响痰液排出。

避免这些护理误区。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,可能导致酒精中毒;捂汗退烧不可取,过度出汗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;感冒期间不宜剧烈运动,“以汗驱毒”可能加重心肺负担。

一般感冒 5-7 天可自行痊愈,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 3 天、剧烈咳嗽伴胸痛、呼吸困难、精神萎靡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特殊人群如老年人、婴幼儿、孕妇及有基础疾病者,感冒后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。

科学的居家护理是应对感冒的关键,通过充足休息、合理饮食和对症处理,既能缓解不适,又能为免疫系统提供有力支持,让身体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。记住,感冒时“三分治,七分养”。



编辑|官洁洁

初审|颜欢喜

终审|储慧明
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