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炎炎,半个冰镇西瓜是许多人降温解暑的首选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那些被保鲜膜裹着、静静躺在冰箱里的隔夜西瓜,或许正悄悄变成一颗“细菌炸弹”。
冰箱不是“保险箱” 。不少人认为,只要放进冰箱,食物就能长久保鲜,细菌也会被彻底抑制。但事实是,冰箱的低温环境(通常4-10℃)只能减缓大部分细菌的繁殖速度,却无法杀死它们。像李斯特菌、耶尔森菌等“耐冷菌”,甚至能在低温下“茁壮成长”。
西瓜本身就是细菌的“理想培养基”:含水量高达90%,富含葡萄糖、果糖等糖类,且pH值偏中性。一旦切开,瓜瓤暴露在空气中,接触到刀具、砧板或手指上的微生物,这些细菌便会趁机“扎根”。即便用保鲜膜覆盖,也只能减少空气接触,无法阻止已存在的细菌繁殖。有实验显示,常温放置4小时的切开西瓜,细菌数量可能增长数倍;而冰箱冷藏超过12小时后,部分样本的细菌总量甚至能突破10万个/克。
“细菌炸弹”的危害有多大?
当西瓜中的细菌超标,尤其是致病菌大量繁殖时,食用后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。最常见的是急性胃肠道反应,如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,这是因为细菌代谢产生的毒素会刺激胃肠黏膜,破坏消化功能。
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——老人、儿童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,风险更为显著。李斯特菌感染可能导致发热、败血症,孕妇感染还可能影响胎儿;严重的细菌感染甚至会引发脱水、电解质紊乱,需要及时就医。
如何拆除这颗“炸弹”?
避免隔夜西瓜变成“细菌炸弹”,关键在储存和食用方式:
- 按需购买:尽量选择适合一次吃完的瓜型,避免切开后长时间存放。
- 及时处理:切开的西瓜若无法立即吃完,应在1小时内用干净保鲜膜密封,放入冰箱冷藏室(温度调至4℃以下),且存放时间不超过12小时。
- 安全食用:取出隔夜西瓜时,先切掉表面1-2厘米的果肉(这部分细菌最密集),再室温放置10分钟,减轻冷刺激引发的肠痉挛,然后再食用。
- 清洁保障:定期清洗冰箱,避免生熟食物混放,减少交叉污染风险。
夏天吃西瓜的快乐,不该被健康隐患打扰。掌握正确的储存方法,才能让这口清凉真正安心!
供稿|检验科
编辑|刘莉
初审|颜欢喜
终审|储慧明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