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石症:天旋地转的“小石头”,如何应对?

2025-08-22

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:清晨翻身起床时,世界突然天旋地转、恶心欲呕?短短十几秒后,眩晕又神秘消失?这很可能是耳石症在作祟——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(BPPV)。它虽不致命,却让无数人饱受“失控”之苦。


谁在捣乱?内耳里的“小石子”!

我们内耳的平衡器官中,本有些微小的碳酸钙结晶(耳石),安稳附着于特定位置。一旦因老化、外伤、炎症等原因脱落,它们便像迷路的石子滚入负责感知头部转动的半规管中。当我们改变头部位置(如躺下、起床、翻身、抬头、低头),这些“小石子”随淋巴液流动,错误地刺激神经,大脑瞬间被误导,强烈眩晕感便汹涌而来。它通常仅持续数秒至一分钟且不伴随耳鸣或听力下降,这是区别于其他眩晕疾病的重要特征。

预防:稳住你的“耳石”

* 动作“慢半拍”:起床、躺下、翻身时务必缓慢,给内耳充分的适应时间。

* 告别“低头族”:避免长时间持续低头看手机或伏案工作,每隔30分钟活动颈部。

* 保护头部:运动、乘车时注意防护,减少头部撞击风险。

* 关注基础健康: 积极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维护耳石稳定。

眩晕原因复杂多样,颈椎病、脑卒中、梅尼埃病等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。首次发作或症状不典型时,务必先就医确诊!

耳石症虽令人恐慌,但它本质是良性的“机械故障”。只要及时识别,在专业医生指导下,绝大多数人都能告别这恼人的“天旋地转”,重获稳稳的平衡感。

供稿|神经内科

编辑|刘莉

初审|颜欢喜

终审|储慧明
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