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厕所时间过长?这些健康隐患不可忽视

2025-08-26

很多人习惯在厕所里刷手机、看报纸,不知不觉就蹲了半小时以上。这种看似放松的行为,实则正在悄悄损害身体健康。上厕所时间过长带来的危害,远比想象中更广泛。

肛肠疾病的“催化剂”。排便时肛门周围血管会处于扩张状态,长时间保持蹲坐姿势,会导致直肠静脉丛淤血,增加痔疮发生风险。数据显示,排便时间超过 10 分钟的人,患痔疮的概率是 5 分钟内人群的 3 倍。此外,长期久蹲会使肛门黏膜脱垂,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直肠脱垂,出现排便后肛门有肿物脱出的症状。干燥的粪便长时间滞留肠道,还会加重便秘,形成 “久蹲 — 便秘 — 更久蹲” 的恶性循环。

影响下肢血液循环。蹲坐时双腿弯曲,下肢血管受到压迫,血液回流受阻,会出现腿部麻木、酸胀感。对于老年人或有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的人群,突然站起时容易因体位性低血压引发头晕、眼前发黑,甚至摔倒导致骨折等意外。长期如此,还可能诱发下肢静脉血栓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
泌尿系统也受牵连。对男性而言,长时间蹲坐会压迫前列腺,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,诱发前列腺炎,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不尽等症状。女性则可能因会阴部长期受压,影响盆腔血液循环,增加尿路感染的几率。此外,注意力分散时容易忽视排尿信号,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膀胱功能紊乱,出现尿潴留等问题。

扰乱肠道功能节律。正常排便反射受神经调控,久蹲会使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降低,逐渐形成“有便意也不及时排出”的习惯,导致肠道蠕动减慢,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,水分被过度吸收,进一步加重排便困难。同时,厕所内的异味和细菌也可能随着呼吸进入体内,影响呼吸系统健康。

健康的排便时间应控制在 5-10 分钟内。养成定时排便习惯,每天晨起或早餐后尝试排便,利用胃肠反射促进肠道蠕动;上厕所时避免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,专注完成排便过程;选择坐便器时可在脚下垫一个小凳子,模拟蹲姿角度,帮助顺利排便。

别让厕所变成损害健康的“重灾区”。缩短如厕时间,看似是一件小事,却是预防多种疾病的重要一步。从今天起,把上厕所的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给身体一个轻松无负担的排便过程。


编辑|官洁洁

初审|颜欢喜

终审|储慧明
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