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先天性心脏病:这些症状别忽视,早发现早干预

2025-09-26

成人先天性心脏病(简称成人先心病),是指出生时就存在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,却未及时发现或治疗,随年龄增长逐渐显现症状的疾病。由于早期症状隐匿,很多患者成年后才出现不适,若未及时干预,可能引发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。

一、日常活动中:反复出现的“体力异常信号”

成人先心病患者在日常活动或轻微运动后,常出现与体力不匹配的不适,这是身体发出的重要预警。比如气短、呼吸急促,爬几层楼梯就感觉喘不上气,需要停下来休息;部分患者会伴随胸闷、胸部压迫感,仿佛有重物压在胸口,且休息后缓解缓慢;还有些人会出现乏力、易疲劳,即使没有过度劳累,也总觉得身体沉重,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工作或做家务。这些症状易被误认为“亚健康”,实则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。

二、特殊场景下:易被忽略的“隐性症状”

在特定场景中,症状会更明显,却常被忽视。一是呼吸道反复感染,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肺部血液回流受阻,易引发肺炎、支气管炎,表现为频繁咳嗽、咳痰,尤其在换季或受凉后反复发作,且治疗周期比普通人长;二是下肢水肿,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后,脚踝、小腿会出现按压凹陷的水肿,夜间休息抬高腿部后,第二天水肿仍未完全消退,这可能是心脏功能下降、体液循环障碍的信号;三是头晕、晕厥,突然起身、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,可能因心脏泵血不足导致脑部供血缺氧,出现短暂头晕,严重时甚至突然晕倒,需警惕严重心脏结构异常或心律失常。

三、严重阶段:不可轻视的“危险症状”

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,会出现更危急的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一是胸痛,并非所有先心病都会引发胸痛,但当心脏血管受压、心肌缺血时,会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,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、背部,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,需与冠心病区分,却同样危及生命;二是紫绀,嘴唇、指甲盖呈现青紫色,尤其在运动后或寒冷环境中更明显,这是血液中缺氧的典型表现,提示心脏存在严重分流异常,三是心律失常相关症状,如心跳突然加快、不规则跳动,伴随心慌、心悸,感觉心脏“乱跳”,严重时可能引发晕厥,需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房颤、室性心动过速等问题。

四、重要提醒:出现症状别拖延,及时就医是关键

若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,尤其是有先心病家族史、儿童时期曾有心脏不适却未检查的人群,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心内科或心外科就诊明确诊断。切勿因症状“时好时坏”而拖延,以免错过最佳时机,引发不可逆的心脏损伤。


编辑|官洁洁

初审|颜欢喜

终审|储慧明
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