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≤3cm的局灶性、类圆形、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,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,不伴肺不张、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。
二.肺结节的临床表现及症状
1.咳嗽:肺结节患者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呼吸道黏膜,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敏感性增高,从而引起咳嗽的症状。咳嗽通常发生在肺部,但也可能涉及支气管和气道。
2.咳痰:肺结节的存在可能导致肺组织受损,出现炎性渗出物,这些物质会随着呼吸而被咳出体外。咳痰多发生在肺底部,也可能是全肺。
3.气促:当肺结节增大到一定程度时,会对肺组织产生压迫作用,影响气体交换,进而引发气促的现象。气促主要表现在深呼吸时感到困难,尤其是在活动后。
4.胸痛:如果结节位于胸壁内,如侵犯胸膜,则会引起胸痛。此外,还可能因为牵涉神经反射引起疼痛。胸痛通常集中在胸部中央,但也可能辐射至背部或肩部。
5.声音嘶哑:若结节较大或者靠近声带,会导致局部受到压迫,引起发声障碍,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。声音嘶哑是由于喉部受压引起的,表现为说话时声音沙哑或难以发出正常音调。
6.体重下降:如果肺结节属于恶性结节,可能是恶性肿瘤,也可能会导致女性食欲减退或体重下降,因为在消耗身体的营养和能量。
7.咳血:肺结节还可能有痰中带血丝、低热的情况,可能是因为结节使血管破裂引起的。
三.肺结节预防及建议
1.戒烟:吸烟是导致肺结节的主要原因之一,戒烟可以降低患肺结节的风险。
2.避免接触有害物质:长期暴露在石棉、氡气、煤烟等有害物质中会增加患肺结节的风险。因此,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物质,特别是在工作环境中要采取防护措施。
3.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:均衡饮食,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和全谷物,减少高脂肪、高糖、高盐食物的摄入。同时,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,提高心肺功能。
4.定期体检: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等体检项目可以早期发现肺结节等。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、长期吸烟史等高危人群,应更加重视体检,提高检查的频率。
5.控制慢性疾病:慢性疾病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会影响肺部健康,增加肺结节病的风险。积极控制这些慢性疾病,保持血压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。
6.增强免疫力:免疫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身体的抗病能力。通过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供稿|胸外科
编辑|刘莉
初审|颜欢喜
终审|储慧明
主办|中煤矿建总医院医疗品牌部新媒体组
声明|本文仅用于公益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。文章中所提及内容均不构成诊疗建议,也不能代表医院的检查和治疗方案,所有内容仅供大家交流参考。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。